落户收紧,房价下跌!深圳正在发生巨变...

功夫财经

作者:今纶,财经专栏作家

从4月24日到6月18日,一共56天,深圳发生了很多大事:

市长陈如桂辞职,如今新任市长覃伟中已经顺利接棒;深圳第七次党代会提出未来五年发展蓝图;2021年深圳“两会”召开,重量级央媒刊发了对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的专访文章———《肩负起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深圳责任》;《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发布。

以上,每一件大事都包含丰富的信息,深圳又来到历史的关口,幸运的是:深圳人又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1

深圳强力调控楼市见成效

众所周知,深圳去年经历了一波房价高涨。那么,现在怎么样呢?

国家统计局6月17日发布的,5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数据显示:深圳的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1%,今年首次进入负增长区间。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深圳的房地产市场以及调控已经进入了新调控模式,深圳正在全面稳妥地处理房地产问题。

一方面,猛增土地供应量。深圳今年计划供应居住用地363.3公顷,占计划供应总量的32.1%,较2020年、2019年居住用地计划供应量分别提高了24%、142%。深圳很明显是要给市民吃一颗“定心丸”,不要慌不要抢,正在增加供应量。

从《总体规划》来看,将2018年制定的“到2035年新增各类住房170万套以上”指标调整为“200万套”。

同时,公共住房比例不低于新增住房总套数的60%。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深圳下决心要逐步解决住房问题,而且要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政府和国企手中。

5月10日下午,当时还是代市长的覃伟中在深圳首次调研的第一站去了哪里?

华富村改造项目。

该项目被誉为福田区“棚改新政第一村”:这个项目采用了“政府主导+国企实施+安置房建设+人才房建设”的棚改新模式。福田区华富村东、西区改造项目是深圳棚改新政之后由政府主导实施的首个棚改项目,同时也是福田区首个棚改项目。

注意其中的两个词:政府、国企。

深圳官方力量正在以新的深度掌控、推进棚改,更重视民生问题的解决。至于能卖多少地,能获得多少土地拍卖的收益等已经被放到次要的位置。

简而言之,深圳在供应端不断做增量,这对于深圳房价的平稳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深圳开始在金融端口降杠杆。自建行深圳市分行5月初上调房贷利率后,多家银行也相继跟进。

6月2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消息:近期对辖内9家主要从事赎楼担保业务的融资担保公司进行集体监管约谈。

两天后,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发布了一份《关于黄雪绒等29名从业人员被列入“行业黑名单”的通报》,29人不但被列入“行业黑名单”,抄送至相关征信机构,而且各会员单位不得聘用。

现在再来看“深圳的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1%”的消息就知道,这次调控是来硬的,一点不忽悠。

炒房客有点晕菜。我的一位朋友邱董则说:“感谢政府强力调控,终于摇中了一个号。”此前,他不是买不起,他是摇不到号。

2

让深圳人缓口气去解决问题

关于落户,深圳也刷新了政策,或者说完全颠覆了以前的做法,走到了一个更切合实际的方向。

此前较长时间,只要是大专毕业就可以落户深圳。过去十年,深圳人口增加713万,该政策居功至伟。不过由此带来的负面作用就是城市基础设施承受巨大的压力,医疗、教育的配套跟不上,推动房价上涨。

所以,我此前曾非常疑惑地发问:“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深圳为什么要在基础设施完全不能匹配的政策下把户口门槛降到这么低?那些原本在这里的户籍居民、常住人口怎么办?”

现在,深圳开始纠正以前的做法,毕业生要落户深圳必须本科学历,不仅如此,还将夫妻投靠基本要求由结婚时间及被投靠人入深户时间满2年调整为满5年。

此外,老人随迁将子女入深户时间要求也由8年调整为15年,并增加子女在深圳缴纳社保连续满15年的要求。

于是有人说“深圳不宽容了”、“包容度下降”,那么来谈谈这个话题。

广州的土地面积是深圳的3.7倍,人口只比深圳多100多万,而且广州去年虽然释放消息说某几个区大专可以落户,但是并无下文。深圳把落户门槛提升到本科,和广州是一样的标准,远低于北京上海,作为一线城市依然是合适的。

先把存量人口的服务做好,一点一点解决问题,不断去提升教育和医疗的水平,减少市民的烦恼,同时也适量减少流入的人口,以免过度增加财政支出的压力,凡事都有轻重缓急,我没看出来深圳的政策调整有问题。

而且很多省会城市,包括经济增长强劲的杭州依然是大专可以落户,不要把所有的压力和苛责都放到深圳肩头,要给条件、时间让深圳人缓口气去解决问题。

相对于愤怒的表达而言,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是一个复杂得多的问题。

要求城市宽容和包容,不过是诸多诉求之一,要服从整体利益的平衡。如果不做这样的调整,后面来的人大概率“来了深圳,就是惠州人”,但是做这种调整,其实有可能“来了深圳,就是深圳人”,因为公共住房的建设有可能跟上来,覆盖很多人的需求。

到2035年,深圳的托位数15.2万座、幼儿园学位数76万座、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15万张、新增各类住房200万套以上、公园1500个以上……哪一项不需要钱?

发牢骚很容易,把基础设施搞上去需要钱,需要时间。

3

深圳是国家科技冲锋队

在过去的56天里,深圳第七次党代会和2021年“两会”召开,深圳决策者一直在强调一个词:科技。

在《深圳市第七次党代会报告》中,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在说到深圳未来五年的任务时,把“经济实力、发展质量跻身全球城市前列”这个总目标放在前面,第二个目标就是“创新能级显著提升”。

具体就是“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研发投入强度、产业创新能力跻身世界一流,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左右,原始创新能力实现较大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要突破”。

再来看深圳市长覃伟中在5月1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是怎么说“科技”的,他提到“深圳发展存在的差距和挑战”时着重点出——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突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安全存在风险。

那么,要怎么解决问题呢?

他给出了路径——坚持以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突破口,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主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加快鹏城实验室建设,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群,实施大科学装置群带动战略和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开展基础研究夯基等创新发展“五大行动”……

目标是“打造重要的原始创新策源地、关键核心技术发源地、科技成果产业化最佳地、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地、全球一流科技创新人才向往集聚地”。

再回忆一下重量级央媒刊发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的专访文章标题———《肩负起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深圳责任》。

深圳未来五年或者说更长时间的城市定位非常清晰:国家科技冲锋队,而且必须是冲到第一位那个。

深圳是要去国际赛场上帮国家带球突破,最后得分的那个“天选城市”!

所以,炒房客们不要指望在深圳继续兴风作浪,没戏了,你们那点利益,或者某些机构的那点利润在国家利益、城市命运面前不值一提。

4

“深圳都市圈”要杀出一条血路

不仅仅如此,深圳还要以“深圳都市圈”带头大哥的身份,带着东莞、惠州、河源、汕尾四个小兄弟一起玩。

从广东省的规划看,深莞惠一体化发展就意味着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要一体考虑安排,河源、汕尾主动承接核心城市功能疏解、产业资源外溢、社会服务延伸。

什么意思?其实在《总体规划》里面说得很清楚:加强都市圈全面合作——加强科技产业创新合作,推动生态环境共治共保,探索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住房保障、社会管理等领域深度合作……

然后就是要把深圳第二机场建起来,把城际轨道、公路网密密麻麻织起来。

又是“科技”!

“深圳都市圈”的一盘大棋就是要靠深圳的科技创新力赋能去杀出一条血路!

深圳未来要成为一个什么城市?她当然是“卓越的国家经济特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她当然是“国家对外开放门户枢纽、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但更重要是,她必须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才是深圳城市发展、产业发展以及深圳人的财富持续良性增长的重要支点。

过去的56天里,深圳发生巨变,这是最好的变化,深圳会有光明的未来,祝福深圳,祝福中国。